一是强基建。加强新能源公交车辆投入使用,1-10月新增105辆,总量达781辆。完善充电站、充电枪等基础设施,1-10月新建充电站9个;新增充电枪112支,总量达408支。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投放占比达100%,年减少碳排放3.4万吨。
二是增运力。成立3个调度巡回指导组、8个实时客流监控小组,通过智能调度和实时监控,实时分析客流信息,优化运营安排,提高运营效率。对黄舣、江北、纳溪等片区至主城区40余条公交线路,增加5%-18%的运力投放。加密主城区运营班次,高峰时段发车密度达到3-8分钟/班,保障市民便捷出行。
三是优服务。优化线网布局,1-10月新开公交线路5条,调整线路24条,开行定制公交专线99条。开展公交车适老化改造,新增低地板、低入口的新能源公交车30辆,开行适老化线路2条。安排30余名青年志愿者在24个重要公交站点值守,做好现场疏导、秩序维护、信息反馈等工作,护航市民安全出行。